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

拒喬布斯收購的天才


【iMoney智富雜誌—荷馬學人集】一年多前,我剛買了第一代蘋果ipad,當時真的愛不釋手,除了許許多多新奇的Apps以外,最討我歡心的是它的電子閱讀功能,從此我將厚達2、3吋的書籍統統塞到書櫃暗角,不見天日。雖然如此,但想到要把幾十本電子書和其他數目過百的金融學術研究報告,從公司及家裏的三台電腦中整合後再上傳iPad,又實在非常麻煩費事。正在懊惱之際,機緣巧合之下,我得知了Dropbox這程式。
當時Dropbox並不廣為人知,身邊的朋友也鮮有人用,但卻正正解決了我的難題:我只要在安裝了這程式的電腦內,把電子書籍(或其他檔案)放在一個特定的資料夾內,這些書籍就自動會出現在iPad的Dropbox上,達至Devices互通,非常簡單易用。不過,當時我暗忖,這家公司應該很快要倒閉了,原因是Barrier of Entry很低,這種技術就如同20、30年前已有的備份軟體或同步程式一樣,把一部電腦內的資料備份到另外一個硬碟上,現在其實換湯不換藥,經過互聯網備份到Dropbox公司的伺服器上面,所以其他競爭對手可容易抄襲,加上基本服務包含2GB服務是免費的,這豈不是「白做」嗎?
簡易而完美的IT技術
今日,這公司非但沒有如我當年所擔心迎來倒閉結局,相反,Dropbox在短短5年間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5,000萬用戶的公司,即使當中96%是不付費的用戶,另外的4%卻能為公司帶來2億多美元的生意額,所以絕對不是「白做」,而是「Cash cow」呢!看來平凡簡單的技術,原來背後大有乾坤。公司兩位創辦人用了一年多時間,在狹小的Office晝夜埋頭苦幹,鑽研解決Computer Science範疇內一些同步化難題,例如你在一個大檔案作了一個小小的改動,他們的技術就只需同步更新這一小部分的資料,毋須把這大檔案全部重新同步更新,大大提高軟體的效能和速度;又例如在Mac系統上,他們堅持要把他們的軟件Seamlessly(無縫)整合到這平台上,但苦於這作業系統背後的程式Coding是蘋果機密,於是他們「手無寸鐵」的憑空Reverse Engineer Mac背後的技術,最後竟真的成功!
這兩人的突破甚至讓蘋果震驚,因為蘋果內部的工程師也做不到,甚至要急急求見找出究竟,教主喬布斯(Steve Jobs)更曾提出收購這公司,但是遭兩位創辦人婉轉拒絕。大家可能會想,能具此高瞻遠矚、超群技術的兩個人,必是經驗豐富的IT強人,殊不知他們創業時只是22、23歲乳臭未乾的MIT(麻省理工)大學生,一人剛畢業,另外一人尚欠一個學期便放棄學位創業去!他們發展同步技術的原意,其實只是想解決我們平日同樣遇到的生活問題,而他們專注集中,把每一個細節都吹毛求疵,做到最好,最後更巧妙地把這些複雜難度高的技術,完全地放在一個簡單的用戶介面上,結果大受歡迎。為甚麼他們能有此能耐?豈能不教其他人汗顏?
香港只生產金融天才
寫這個故事出來就是要反問:何解香港多年以來似乎都沒能培育出這樣的年輕人,能創出一番全新的事業來?這不再是八十後、九十後的問題,而是許許多多的四十、五十、六十、七十後,為甚麼我們都沒有幹出這一種成就來?無可否認,MIT是出名學府,但大學電腦課程所學其實相差無幾,香港的大學其實不會相差太遠,加上在個人能力上,香港學生的數理認識甚至遠較美國青年更出色。但在這塊東方之珠的土壤上就是出不了地產金融以外的「天才」,在香港「成功」的方式很少,主流很強,我們只能有Dropbox的用家,卻出不了Dropbox的發明家。
撰文:荷馬學人
三位識於微時的「七十後」金融界精英,畢業於美國著名學府。黃元山在紐倫港打滾投行11年後,現轉投評論和慈善工作;另外兩人完成博士學位後自組對基金。他們期望運用經濟學的思維,透視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